今日盘面
三大指数集体探底回升,沪指领涨。截至收盘,沪指涨1.80%,深成指涨1.00%,创业板指涨0.51%。
盘面上,金融板块下午集体爆发,并带领指数V型反转,光大证券、南华期货、新力金融、首创证券等多股涨停。上海国改概念股持续活跃,上海物贸、龙头股份、开开实业、上海凤凰、上海三毛等超20股涨停。
中字头盘中异动,中视传媒、中铁装配、中公高科、中油资本等涨停。下跌方面,板块方面,BC电池、PEEK材料、MR等板块跌幅居前,石英股份跌停。
整体两市个股涨多跌少,其中4000多只个股翻红,将近百股涨超9%。两市成交金额7669亿,较上个交易日放量626亿。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.39亿,其中沪股通净买入9.01亿,深股通净卖出14.40亿。
后市展望
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,国内宏观经济将稳步修复,对资本市场后市表现不必悲观。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已经处于历史极低水平,具备修复空间。
短期在政策底线已探明+性价比明确改善的作用下,随时有超跌反弹的可能性,看好科技成长、刚性消费、部分高股息的中特估等品种。
板块展望
短期机会:
中特估: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,投资亦从追求高增长过渡到追求稳定收益的转换,市场对于“中特估”的理解逐步转化到对企业盈利质量和股东回报的关注上。
上层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,引导央企负责人更加关注、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,加大现金分红,来更好地回报投资者。
当前我国央企上市公司估值无论是PE还是PB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,投资性价比较高。
中长期机会:
数据要素
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,对人力、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具有促进作用,并推动社会生产、生活方式的变革,股票配资在线是数字中国时代的核心引擎。
国家对数字要素产业发展高度重视,成立数据局,统筹对接数字中国、数字经济、数字规划的建设,以《数据二十条》为核心的“1+N+X”框架带动产业应用发展。
各地方政府正在积极争取数据要素试点落地,促进数字产业繁荣,并加快行业商业化进程。
未来随着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蓬勃发展,从数据供应、数据加工、数据流通、数据应用等各要素均有望全面受益。
国资改革
央企国企是高端制造、航空航天、基建、通信等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,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力量,起到发挥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压舱石作用。
央企国企“价值重估”,有利于促进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。目前央国企普遍具有低估值、高股息率的优势,后市在政策引导、分红提升、基本面改善等重要牵引力的作用下,将推动央国企估值回归合理的水平。
热点聚焦
1、政策利好催化上海本地股集体走强
消息面上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《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(2023—2027年)》(下称“方案”)。方案提出23条改革举措,将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赋予浦东新区更大自主权。
根据方案,浦东新区将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,放大改革综合效应,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的有效路径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重要示范引领。
2、百城中有60城首套房贷利率已进入“3时代”
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4年1月百城首套主流房贷利率平均为3.84%,较上月降低2BP;截至2024年1月中旬,百城中有60城首套房贷利率已进入“3时代”。
在相对宽松的购房政策基调下,供给侧金融支持力度显著增大,“保交楼”项目工程推进加快,购房消费者对于房企楼宇交付的信心恢复,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释放。
3、税收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
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发布信息,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,2023年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加快,衡量国内各省之间贸易联系紧密度的省际间贸易额同比增长5.9%。
省际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比重提高至42.7%,较2022年提高0.5个百分点,而且呈逐年提升的态势,反映经济内循环更加顺畅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恒汇证券观点